- A+
医疗事故与差错:胜诉案例解析
在医疗纠纷处理中,准确区分医疗事故、医疗差错和医疗意外对案件定性和责任认定至关重要。本文通过一起典型案例,解析三者的法律区别及实务要点。
基本概念
- 医疗事故: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相关规定,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,需达到《医疗事故分级标准》中的损害程度。
- 医疗差错:医务人员存在过失行为,但未造成法定程度的人身损害,医疗机构仍需承担赔偿责任(依据《侵权责任法》第五十四条)。
- 医疗意外:因医学技术限制、患者特殊体质或病情异常等无法预料的原因导致的不良后果,医务人员无过失时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(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)。
典型案例
2021年,患者张某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后出现下肢功能障碍,认为属于医疗事故并诉至法院。
争议焦点
1. 医院是否违反诊疗规范;
2. 损害后果与医疗行为的因果关系;
3. 是否属于医疗意外。
鉴定与判决
医学会鉴定显示:手术操作符合规范,并发症属已知风险且术前已告知,医院围手术期处理得当。法院采纳鉴定意见,认定属于医疗意外,判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。
核心区分要点
1. 主观方面:医疗事故和差错均存在过失;医疗意外中医务人员无过失。
2. 客观方面:医疗事故需造成法定程度的人身损害;医疗差错损害较轻;医疗意外无违规行为。
3. 因果关系:医疗事故和差错中损害与医疗行为直接相关;医疗意外中损害多因患者自身因素或医学局限性导致。
实务建议
- 医疗机构应规范诊疗行为,完善知情同意手续。
- 患者应理性认识医疗风险,依法维权。
- 诉讼中及时申请医疗损害鉴定,对案件定性至关重要。
正确区分三类情形,有助于公正处理医疗纠纷,促进医患和谐与医学发展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号
- 我的微信号扫一扫
-

